满满回忆杀,杭州摄影师拍下“中国服装第一街”的人生百态

9月初,一条视频把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再次送上热搜。武汉有条汉正街,杭州有座四季青。从菜地到“中国服装第一街”,这里上演了几代人的打拼故事。潮新闻从杭州上城区采荷街道获悉,四季青服装市场有22个市场、近1.5万个档口、6万余名从业人员,巅峰时期,全国人均一件来自四季青的衣服。

杭州摄影师跟踪拍摄十多年,留下了四季青服装市场一组珍贵的影像。每张照片看似无意,捕捉到的拉包工、服装店主、进货商人、逛市场的顾客神情不一,有愉悦的,有焦虑的,有松弛的,有张力十足的,还记录了为生活忙碌奔波的群像,加上富有年代感的背景,引发了全网网友一波回忆杀。有年轻的网友点赞说,“十余年前的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,蓬勃的生命力快要溢出屏幕。”

这些珍贵的照片来源何处,是怎么被捕捉到的?9月4日,潮新闻记者找到了拍下“中国服装第一街”人生百态的杭州摄影师徐舜阶。

一开始去四季青

不是拍照而是买衣服

徐舜阶是杭州本地摄影师,网名@清凉的风,曾经是好摄之友纪实版的版主。

1954年出生的徐舜阶今年刚刚70周岁。从他住的景芳小区到四季青服装市场,地铁需要倒两条线,好在路程不算太远。老伴在家的时候,他准备好相机、闪光灯,放进双肩包,讲一声“我去四季青了”,就同上班一样自然。


徐舜阶在拍四季青。通讯员 宋晓果 摄

看过徐舜阶拍下的四季青服装市场的照片,江河岁月,记忆的闸门瞬间打开。有人夸他是“四季青”御用摄影师,他和潮新闻记者摆摆手,说,“不是的。四季青的故事太多,我拍到的只是四季青的一个个缩影。大家喜欢我的作品,我很高兴的。最近上城区区志办还问我要了几张照片。能为历史留下些印记,作为杭州人,我很自豪。”

摄影爱好者大都爱拍杭州的自然景点,为何选中四季青作为长期拍摄的地方?

徐舜阶最开始去四季青,不是去拍照的,而是给孩子买衣服鞋子,“那里便宜,东西又多。”彼时,两口子从东北回到杭州,只有微薄的生活费,他去朋友的外贸公司找了份工作,夫人找了个学校继续教书。

上世纪90年代初的四季青服装市场已经很热闹。“刚开始拉包的很少,大家都是自己卖自己扛。”从那时候开始,徐舜阶就关注起了四季青。


拉包小规则,哪个市场的包,由哪个拉包工送。徐舜阶 摄(资料图)

徐舜阶不是急功近利的人。观察后,他发现四季青市场里大多数来来往往的都是外地人。他更感兴趣的是他们怎么生存,怎么在这座陌生的城市留下来。

从吆喝卖货到直播卖货

他的镜头记录下变迁和奋斗

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,回到杭州的他就把摄影爱好捡起来了,“拍了很多人文片,但我最喜欢拍的还是四季青。改革开放的浪花就体现在市场每一年每一日的变化里。我从2010年开始拍的,选的是拉包工,他们主要来自河南、安徽,也有的来自江西……”

最开始,拉包工很少有女的。


扛200斤的包上梯子。徐舜阶 摄(资料图)

随着市场生意兴隆,越来越多的拉包工带着老婆孩子来杭州,渐渐就有了夫妻档的拉包工。


夫妻档拉包工。徐舜阶 摄(资料图)


雨天的四季青拉包工。徐舜阶 摄(资料图)

2011年,他蹲到了路边小贩售卖手机充值卡的画面。


路边小贩售卖手机卡。徐舜阶 摄(资料图)

2012年,他拍下了商家拿着大喇叭吆喝卖货的情景。


休息一会儿。徐舜阶 摄(资料图)

在四季青市场,吃饭一直是个难题。


饿了吃什么都香。徐舜阶 摄(资料图)

之前,摊主们饿了泡面吃,后来有了送餐工。


给摊位送餐。徐舜阶 摄(资料图)

2015年,外卖小哥开始穿梭于市场,取代了原来四季青的送餐工。

时代不同,市场卖衣服的吆喝方式也不一样。杭派女装曾在这里搭过T台。穿版模特成了四季青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


自己推销自己的品牌。徐舜阶 摄(资料图)

再后来,就是大家如今都熟悉的直播卖货。

随着市场管理的日渐规范,现如今即便是徐舜阶也没法进入四季青市场内部拍照了,“他们的版样是新的,怕被人抄”。

每天,有七到十万人在四季青服装市场相遇。无论是拉包工、送餐的外卖员、穿版的模特,还是进货的老板,一代又一代的人在这里找寻自己的梦想,并为之付出了青春。

徐舜阶的镜头留下了他们拼搏的瞬间,见证了无数普通人的奋斗经历,“他们看到我也会招呼一声。听说最早来四季青拉包的人在这座城市周边买了房,生活得蛮好。相信他们看到照片,能回忆起奋斗的岁月。”

土生土长的杭州人

魂牵梦绕的还是东北

打开徐舜阶的微信朋友圈,记者发现,偶尔也会有断桥边的朝霞、八卦田的麦穗,更多的却是哈尔滨的新闻。


因为下过乡,徐舜阶什么农活都会。受访者供图。(资料图)

“我说说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,其实16岁就去黑龙江了。去的时候个头都还没有锄头高。”徐舜阶说,他的青春岁月是在东北过的,夫人也是在哈尔滨一个单位里相识相知相恋的。

时代的浪潮,翻滚着,一浪接一浪。徐舜阶觉得自己还是幸运儿,“你不用去怨,往前走,遇到坎坷,不要怕,遇到好的,不要放弃。”

和大多数摄影爱好者一样,退休后他背上双肩包,带着相机去断桥、长桥、清河坊、小河直街逛,偶尔会去富阳、建德采风。

可和大多数摄影爱好者又不太一样,他哪怕背着相机带着好几个镜头出门,也不是非拍不可。

这些年,他存下了十几个硬盘的照片,最亏欠的是里面除了小孙女的照片,很少有妻子和儿子的。这张摄于2011年夏天的照片至今仍是他的电脑桌面,当时两个人去曲院风荷玩。夫人拿起带去的《钱江晚报》看,他觉得画面很美,就按了快门。


这张给夫人拍的照片至今仍是他的电脑桌面。受访者供图(资料图)

南北交融的家庭,双城生活的经历,铸就了独特的人生。他在哈尔滨的时候,就订了《钱江晚报》。如今,生活在杭州的徐舜阶讲到东北干豆腐、豆角,眼里有光。 

相关产品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