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军航空兵某大队
“智能听音”跟踪深海魅影
早春三月,东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大队“精武战勤”群众性练兵比武现场,声纳员谢凯程面对数百个噪声信号,成功“秒杀”某型水下目标,一举夺得比武冠军。欣喜之余,谢凯程坦言:一年前,自己的专业考核成绩还居于中游,如今能名列榜首,得益于大队坚持科技创新,推动军事训练转型的举措。
据了解,针对以往声纳专业训练资源有限等问题,该大队积极借助科技手段,建设新型声纳听音训练设施,围绕声纳信号收集、处理、判型等工作流程,建立一体化平台,多名声纳员可同时训练,训练质效明显提升。
“从积累式、经验式练兵到智能训练模式,获益的不止谢凯程一人。”该大队领导介绍,过去声纳专业训练,主要依靠人耳识别目标噪声的音色、节拍。现在利用新型声纳听音训练设施,官兵耳听噪声的同时可眼观图谱,还能依托大数据系统进行分析对比。一次任务中,声纳员李志颖发现不明噪声信号,经细听辨音、对比图谱、综合分析,很快确定为某潜艇信号。他当即上报,并迅速跟踪定位。
据悉,该大队声纳专业官兵经过培训,信号分析能力正不断提升。(张德升、刘亚迅)
第75集团军某旅
“屏上练兵”锁定空中目标
方寸屏幕上,数架“敌”机多方位同时来袭;计算机前,官兵熟练点击鼠标,迅速标定“敌”机机型、速度等数据,提交后台判读……3月下旬,第75集团军某旅组织空中目标识别课目考核,这是该旅探索“科技+”训考模式,依托信息平台检验官兵训练成效的一幕。
据介绍,以往空中目标识别课目多依靠模型机训练,由于观察视角相对单一,训练效果不佳。为此,该旅党委汇集官兵智慧,组织研发辅助训练软件,创新教学组训方法。“根据实情、实景、实案,利用训练软件辅助构设训练环境,有力助推部队实战能力提升。”该旅领导介绍,辅助训练软件由易到难区分多个等级,帮助官兵对不同高度、方位和距离的战机进行识别训练;可模拟“敌”机来袭和雨雾等复杂天候训练条件,满足官兵在多种条件下对多型战机进行快速识别判断的训练要求。
科技创新推动练兵备战换挡提速。据了解,该旅将持续深化“科技+”运用,为部队战斗力建设赋能。(冯邓亚、周宇鹏)
联勤保障部队某团
“虚拟输送”延伸高原油龙
“1号泵站实施越站输送……”4月上旬,联勤保障部队某管线团模拟训练室内,一场高原环境下油料输送保障演练正在展开。从单装训练到协同演练,从险情处置到敌情应对,官兵保障能力在模拟高原战场上得到检验和锤炼。
“在高原、高寒、高湿等环境下进行油料输送保障演练,是管线部队保障能力提升的重点和难点。”该团领导介绍,受驻地条件限制,一些特殊复杂环境下训练难以常态开展。为此,他们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,邀请院校专家集智攻关,在测试单装运行数据、分析以往演训数据、勘测真实环境数据基础上,研发新型模拟训练系统,让官兵不出营区就能进行特殊复杂环境下模拟训练。
记者在现场看到,官兵向模拟训练系统输入作业环境具体数据,便可创建对应的虚拟作业环境,展开针对性演练。该团作训参谋张楠将系统中海拔数据逐渐调高,显示屏上的温度、湿度、油料黏稠度等数据随之变化,官兵根据接收的控制指令,快速调整输油工况,确保油料输送不断线。
“模拟训练有效增强了官兵战场适应能力。”该团领导介绍,前不久,他们在寒冷潮湿的山地环境下开展油料输送演练,官兵运用前期模拟训练经验,快速灵活应对,用时明显缩短。